珠海校区英语学科开展2022年教育实践专题培训


2022年6月27日至7月1日,珠海校区英语学科对2020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和2019级英语(师范)专业及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集中教育实践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内容包括教育实习动员及中小学名师讲座,讲座内容包括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智慧班主任管理主题意义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

一、教育实习动员大会

71,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诚邀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主任潘琳钱小芳老师2018本科生路筱潼同学和2017本科毕业生王益老师,为英语专业和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以及珠海校区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育硕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英语学科实习动员大会。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主任李文老师主持,会议采用线上方式进行。

首先,潘琳老师简要为大家说明了实习注意事项,提醒同学们实习要珍惜实习机会,遵从实习学校的安排,也建议同学们在实习中从小事做起,锻炼自己。

之后,路筱潼同学和王益老师分享了她的教育实习经历, 一、同学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要自信,不断扩充知识体系。积极主动请教指导教师抓住机会,学习教学经验提升自己;二、同学们要破除学生英语水平正常偏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偏应试化和学校教学体系与普通初中出入不大的误解同时要通过不断地上课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三、规划好时间,转变好“学生”心态,要积极认真、主动参与实习学校的相关工作。

接着,校内教育实践指导教师芳老师发言,钱老师从教育实践的意义、内容、要求和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强调同学们要做好身份换,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希望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同学们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祝愿同学们实习愉快,学有所成!“活成一束光,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最后,李文老师总结发言,希望同学们能在实习期间体现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学习研习相关文件,严格遵守实习纪律,虚心向带教老师学习,勤于思考和总结,保持和学校指导老师及带教老师的及时联系。祝愿同学们实习期间能收获满满,成为对教师职业有初步了解的老师!

二、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讲座

为适应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向教师传达课标新理念,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教学评一体化”,切实按照新的理念进行英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于2022627日举行了“教学评一体化”讲座。

此次讲座由陈新忠老师主讲,陈老师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专家北师大版《高中英语》编写组核心成员,教材培训团队专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研中心高中英语教研员。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文系副主任潘琳副教授主持,面向北师大北京校区、珠海校区的全体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共有200余人在线上聆听了此次讲座。

首先,陈老师对“教学评一体化”进行了解释,明确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强调促进学习的评价的原则等。接着,陈老师对具体的课例,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讲解深刻,让大家对如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有了全方位、深刻的认识。最后,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经历以及新课标改革的实际,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需要思考词汇、语法运用是否恰当,语篇衔接是否准确、得体等。

至此,本次有关“教学评一体化”的讲座圆满结束,陈新忠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语重心长地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丰。本次讲座使这些未来的教师们对教学评一体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自己在未来教学实际中设计课程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新的理念引领新的实践,相信通过本次讲座,使老师们在英语教学中紧跟课标改革,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 教学智慧”讲座

2022628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邀请凌惠老师开展了关于“教学智慧”讲座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副主任潘琳老师主持,共有200余人在线上聆听了此次讲座

首先,凌老师从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出发,幽默风趣地向我们介绍自己对师大对教育的情怀。然后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学校常规课体验到的中美课堂和教育的异同点,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数学课、社会课、阅读课、文学课、技课、生存课等多种课堂。对比之后,凌老师解释了我国教育需要改革的原因,我国教育的欠缺,教师培训的不足等等,并在每部分结尾都提出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总结性看法“凌星小语”。

接着,老师引出了“教育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紧接着又讨论了“什么是基础教育?”“教育是什么?”等问题。最动人的是凌老师讲述自己年轻的故事,从反感当老师到现在如痴如醉,从渴望从事创作性工作到立志从事于建立中国的素质教育,从把自己当老师到前八年称为“灰暗”到庆幸自己是一名老师,这一件件小事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教育首先改变自己”。紧接着,老师又分享了自己几名学生的成长故事,阐释了“教育改变人生”的意义并介绍了基础教育的任务。

最后,凌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为师的条件,将焦点从“教育”转到“教师”上。一名优秀的老师既要“有方法”又要“有趣味”,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正确的方法管理课堂,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地对待学生。

至此,本次有关教育的讲座圆满结束,凌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与我们语重心长地探讨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什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教育实习乃至教育生涯中有意识地运用本次讲座中收获到的知识,带着凌老师般的教育情怀对待每一位学生。

四、 “班主任管理”讲座

2022629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诚邀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周老师,为英语专业和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以及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育硕士带来了“班主任管理”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张浩老师主持,会议采用线上方式进行。

讲座伊始,周老师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优秀的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Learning by doing;(2)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和距离;(3)抓好常规和干部队伍建设;(4)开发利用任课老师资源。

此后,周老师分享了自己当班主任过程中进行的“团日志”活动,向我们分享了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举例一个同学在团日志中的建议,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担任初中班主任遇到的一些难题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最后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老师应该和学生当朋友。紧接着,周老师又分享了自己运用哈利波特四个学院分组的方式管理班级的方式,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创造、自主管理、自主建设的效果。除此之外,周老师还结合自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在初中和高中教学以及当班主任的不同,让我们对之后的实习乃至选择工作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周老师就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认真的回答并提供了一些做班主任的建议。其中,周老师针对“理科班不重视英语课程”的问题,站在英语任课老师的角度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向同学们讲道理,唤起同学们对英语的喜爱的方法。周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当老师后对待学生要展示自己的本心,真诚以待,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也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要在和学生的距离中找到一个平衡。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周老师的讲座见解深刻,引人深思,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五、“主题意义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讲座

为适应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向教师传达课标新理念,切实按照新的课程理念进行英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于2022630日举行了“主题意义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讲座。

此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张浩老师主持,巨各庄中学英语教师/教研组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秋会老师主讲,北京校区、珠海校区全体英语专业及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与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育硕士200余人在线上聆听了此次讲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中发展思维品质是当前教学的挑战,本次讲座旨在以案例的方式说明如何通过提问策略,在开展主题意义探究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讲座开始,张老师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具体内涵的介绍紧接着,张老师通过案例北师大版九年级英语Unit 7 Journey Lesson 19 The Silk Road 阅读文本来说明如何通过提问策略来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老师给听众15分钟来解读这一文本,从whatwhyhow三方面去思考,在线上和观众进行互动之后,张老师向我们一一讲解如何解读本课的主题意义和育人价值,然后基于主题意义对课程进行问题设计,以此来启发学生,问题链的设置不仅可以体现课程的底层逻辑,也能引领学生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生在新情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也强调了一些注意的问题,例如,老师要对语篇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等。

最后,张老师采用王蔷教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张老师对北师大的未来的教师们也提出了深切的期望,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准教师们在英语教学中能够紧跟课标改革,取得更大的进步!

1